本帖最后由 oldchen168 于 2015-11-10 15:07 编辑
图读梁思成-事业的颠峰时刻 历史是什么? 荷兰历史学家盖尔说过一句很机智的话:“历史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辩论”。 历史会影响今天?还是今天开阔视野后的认识会影响和改变我们对历史的看法? 语言所描述的历史会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淌而变得扑朔迷离,而照片是将历史定格在那一瞬间,一幅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这是1947年梁思成参加联合国总部大楼设计的历史照片。这张照片我看了很久,整张照片所有人物的表情都特别丰富,很有戏剧照片的意味。梁先生当时的眼神和表情非常独特和意味深长,他此时此刻内心一定是孤独的,他是中国最优秀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但方案会采用他潜心研究多年的中国建筑的元素吗?以那个年代中国在世界建筑领域的地位,会有谁重视他的意见和声音呢?这是他人生事业达到顶峰的标志,也是他内心充满孤独迷茫的时刻。 他的内心仿怫在说这建筑方案就是个方盒子嘛有什么好设计的,用手绘的话几笔就画出来了,没有罗马柱,也不是欧式风格,中式大屋顶的风格更不会采用,需要我来做什么呢?出钱的财大气粗的甲方早有趋向,找我们这些最优秀的建筑师无非是为了拍张报纸头版的照片。
1947年似乎是他人生的颠峰,看看他众多头衔,只要举出其中一些就够显眼的了:中央研究院院土、中国建筑研究所所长、清华建筑系主任、清华建筑研究所所长、联合国大厦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耶鲁大学访问教授。
问题来了: 1. 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当年登在了哪张报纸的版面?应该还有一批照片。 2. 梁思成在他当时的日记中是如何描述自己的心情的? 3. 他当时想过要留在美国吗? 如果他留在美国发展,他的事业会更上一个台阶吗? 4.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还可以从这张照片读出更多的内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