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ysdsm 于 2015-6-24 13:38 编辑
九云工作室简介:工作室是由北美常春藤大学设计学院的学生共同创立的,专注于为有志申请建筑、规划、景观专业海外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同学提供作品集和文书的辅导服务。我们以经历过东西方教学和实践的双重背景,以优秀的设计者和成功的申请人的双重身份,帮助你找寻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成功密码。我们重视每个学生的体验,并相信以质取胜,精益求精,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中国学生能够在我们的帮助下走出国门,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
九云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为理论课加选定教师一对一辅导。理论课奠定基础,一对一攻坚作品集中的一点一滴,两者结合,高质量地指导同学完成作品集的制作,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中使得同学的能力得到提升。
如果有兴趣或者想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添加九云工作室微信公共账号咨询详情。公众号:九云作品集工作室
以下是工作室老师申请作品集分享,今年拿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南加州建筑学院, 圣路易斯华盛顿等美国高校的MArch II项目offer。
第一个方案是安徽舒城的文化馆设计“在山涧”。地域主义和建筑的关系是建筑师永恒课题,而这个方案是我对地域主义的回应。舒城的文化是五山一水,而形而上学之外的山水建筑设计是不成功的。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而山水空间的本质体现在尺度,比例,空间感受和视觉体验而不是山水表面上的重新再现。建筑设计不是设计建筑的条件,而是用最自由的方式对条件进行重组设计。在方案中,对于城市地域空间在尺度和比例关系上的相似性的数据的重组的过程,就是建筑形式的生成过程。
这次的文化馆设计从场地研究出发,我定义了三个点延生整个设计。设计分别考虑了周边城市空间尺度,场地的两个轴线的属性以及场地与环境视点。每个出发点我分别做了四个操作,每个操作的目的针对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和需要解决的矛盾。
1) 由于场地周围住宅居多,而已建筑的年代已经较久远,其建筑之间的空间尺度很小,多为街巷空间,所以我作了限高和创建狭缝空间的操作,在进一步进行三维变形操作下,形成了五个功能分区。
2) 退让还原公共场地是另一个设计主要操作。为了联结东西两侧城市广场和绿化空间,形成了场地的两个轴线的属性,对于这一特征,设计进行了抬高和下沉的操作,并用体块串联了不同功能。
3)为了建筑灭点,视线和环境的融合,我设计了建筑外部飞廊和相互对称的单坡屋顶。在三个方向的操作和共同控制下,形成最终建筑形态。
第二个方案与其说是建筑设计,更是一个空间原形的研究。在宗教的主题下,我们对佛教六道轮回中人道的重生过程进行了思考,力求通过空间影响宗教冥想。方案“重生”就是我对宗教文化和建筑相关性的极大兴趣的结果。
建筑和人是互动的。建筑和人的通过空间互动,因而空间主导了人的行为,心理和意识。方案中对于空间的操作也是我探讨空间和人关系的尝试。人通过体验空间获得信息,信息刺激人的感知,并最终控制人的行为,心理和意识。
作为宗教空间,核心内容是文化输出。因为视觉和听觉是接受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他们只接受看到的或听到的信息,人们接受信息的行为常常是被动的。通过增加空间的维度,折叠和叠加的操作调动人的行为活动,扩大肢体接触丰富性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比如有些只能通过低头甚至俯身才能通过的空间让人产生恐惧和压力的心理。
建筑空间具有故事性,宗教空间更是如此。在“重生”方案中,连贯的流线是创造连续的剧本好办法,从而统一了空间的内容,使其更具阅读性和主题性。设计在流线中添加蒙太奇空间,进一步加强了对人行为和心理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