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本科修《东方建筑史概论》时写的一篇小论文(未严格遵守论文写作格式)。 转载请注明E拓建筑网老梁原创首发。
“国际化”的元朝和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不觉得元朝是中国的政权,从小到大,元朝好像没有留给我什么深刻的印象,我说的是民族认同的那种精神印象。中国的其他王朝,包括清朝,我总能说出一些东西来,而且感觉是在说自家的事情。但是,对于元朝,我差不多就只认识铁木真和忽必烈这两个人物。佩服是佩服,感叹是感叹。但老感觉是看别人家里的事情,头脑老闪过的一个念头是,咱中国就出不了这样的人,就那北方的草原才可以!其实也不打算给那些蒙古人一个国土概念,游牧民族嘛,跑到哪算哪,估计他们也不会真正在意什么国土的。可能在他们的意识中,领地、畜牧、奴隶远比国土这个概念强。
蒙古这个民族真是不折不扣游牧出来的民族,生存是游牧式的,打仗是游牧式的,治国也是游牧式的。这个民族怎么实现蒙古草原的统一,怎么在中国的领土上征服了金国西藏南宋,怎么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怎么占领了中亚、俄罗斯大部,直到孛烈儿(波兰)、马扎儿(匈牙利),还攻陷波斯、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地,就不说了。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蒙古民族确实在军事上达到了世界上全所未有的高峰,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东西方的沟通,这就够了。一个游牧民族在一个时空错乱的历史阶段实现军事的全胜,征服某个农业文明,是毫不出奇的,在中外的历史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例子。但是像蒙古民族这样征服了当时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文明程度大多比蒙古草原高),建立了版图广大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实际上由元朝本土和四大汗国组成),而且统治政权还维持了比较长的时间(元朝大约存在了近100年),我认为在世界史应该是绝无仅有的了。由于蒙古帝国的统治领土是由原来许多国家和民族所拥有的,而且它的统治方式也突破了一般民族政权的思维,所以现在我们不妨把它定义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帝国政权。
在元以前,也存在着一个“国际化”化程度很高的政权——唐朝,至少它的都城唐长安是这样。但是,我认为元朝跟唐朝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首先,元朝政权本身是没有一个法统母体的,它是在一个时空错乱的历史阶段,由一个游牧部落不断的发酵,发酵,而最后形成一个大帝国的。其次,元朝(在这里特别强调这是一个蒙古民族的政权)本身没有一个足以维持它统治的文化传统和力量,所以蒙古人治国所依靠的思想理念很多,其中受汉族文化最大。在元这个朝代,站在蒙古人的立场上,说汉文化吸收了很多其他文明的成果,我认为是不准确的,只能说蒙古人选择了多种文明成果来治国,而汉文化刚好被运用最多。当然,站在今天汉文化的立场上来看,汉文化在元朝期间的确实现了一些和外来文明的融合,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然后,元朝它依靠了很多外国人才来实现国家治理,譬如波斯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等等。这是汉族政权难于想象的,包括后来的清朝也难于做到。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东西方的交流应该是比中国前些朝代要活跃的,而且“国际化”的规模和质量也比较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一个马可·波罗,或者说一个“国际化”的元朝造就了一个今天我们所认识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流传下来的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游记》,我认为这放在一个“国际化”的元朝背景下,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先说说马可·波罗这个人和《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的一些来龙去脉吧。马可·波罗生于1254年,是11世纪定居到威尼斯的一家达尔马提亚商人的后裔。当他还在襁褓中时,他的父亲尼可罗和叔父马菲奥就携带宝石,一直在外奔波,辗转各地经商。无意中他们到了中国,受到当时的统治者蒙古大帝忽必烈的盛情款待。忽必烈很有兴趣地向他们询问了当时欧洲大陆的情况,并派他们出使罗马教廷。马可·波罗15岁那年,父子在威尼斯团聚。1271年夏,尼可罗兄弟携马可·波罗同来元朝复命。从此,马可·波罗开始了他的旅行生涯。1275年,他们在蒙古上都见到了忽必烈大汗。随后,马可·波罗以其礼貌文雅的举止、风趣脱俗的谈吐、博闻强记的学识赢得了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身边。他在短时间内学会鞑靼人的一切礼仪,并精通4种文字,被大汗派往各地和他的藩属执行机密使命,使他的游历和探险继续扩大。大约在1277年至1280年,马可·波罗离开京城,,经由河北、山西过黄河、关中,逾秦岭至四川成都,再到建昌,经过西藏,抵云南进入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后来他又游历了淮安、扬州、南京、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地,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中国游历17年又受命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伊儿汗国,并于1292年乘船离华,经过3年才完成使命。此后他由伊朗返回威尼斯,带回巨额财富和东方奇闻。马可·波罗后来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在狱中口述其东方亲历往事,由狱友鲁斯提契洛笔录成书,书名最终定名为《马可·波罗游记》。1299年马可•波罗获释回到威尼斯。《游记》共分四卷 229章,主要是一部关於中国的旅行记,同时也涉及了往返中国的途中所经过的中亚、西亚和中南亚的情况,这本书第一次让欧洲人认识了东方世界,文字中蕴含着历史文献般的朴实和不可思议的传奇魅力。
以上就是其人其书的一些基本情况。因为书的内容很多,我就只能选择一些我印象深刻的而且跟我要说的主题有点相关的东西来说了。首先是忽必烈对基督教的态度。里面有一段话说:“大汗告诉波罗兄弟(指的是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他派他们出访教皇的目的是请求教皇派遣一百名精通基督教教义和七艺(七艺:指修辞学、逻辑、文法、算术、天文学、音乐和地理)的传教士来,用公开清楚的讨论,向他境内的学者证明,基督教徒所宣扬的信仰是建立在更坚实的真理上的,比其它宗教更加优秀;同时还要说明鞑靼人的神灵和其家中所供奉的木偶是一种恶魔,他们以及东方的普通百姓敬奉这些恶魔为神,实在是一种错误。还有一点,大汗十分希望波罗兄弟回来时,能从耶稣基督圣墓的长明灯中,取来一些圣油,因为他自称敬重耶稣,把他看成真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元朝政权极其统治者的特性。他们并没有把自己根植在政权所在地的文化上面,当然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国家境内文化有多么重要多么了不起。毕竟他们只是这块土地的征服者,然后在这定居下来而已。当然他们这种认识和态度无疑是大大的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思想交流的。忽必烈在当时的宗教政策应该是比较宽容的,游记里面引述了他的一段话:“人类各阶层敬仰并崇拜四大先知。基督徒视耶稣为他们的神,萨拉森人视穆罕默德为他们的神,犹太人视摩西为他们的神,偶像崇拜者视释迦牟尼为他们的神。我对于四者,都表示敬仰,恳求他们中间真正的,在天上的一位尊者给予我帮助。”但在马可·波罗看来,忽必烈对基督教是最厚爱和最信任的。其实这也是他能来到中国的最大缘起。这是不是“国际化”政权的结果呢?
还有就是游记对元大都的描述,也让我很感兴趣。他这样描述了大元都新城:“新都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每边为六英里,有一土城墙围绕全城。城墙底宽十步,愈向上则愈窄,到墙顶,宽不过三步。城垛全是白色的。城中的全部设计都以直线为主,所以各条街道都沿一条直线,直达城墙根。一个人若登上城门,向街上望去,就可以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在城里的大道两旁有各色各样的商店和铺子。全城建屋所占的土地也都是四方形的,并且彼此在一条直线上,每块地都有充分的空间来建造美丽的住宅、庭院和花园。各家的家长都能分得一块这样的土地,并且这块土地可以自由转卖。城区的布局就如上所述,像一块棋盘那样。整个设计的精巧与美丽,非语言所能形容。”这样描述了元大都的郊区:“ 十二座门外面各有一片城郊区,面积广大。每座城门的近郊与左右两边城门的近郊相互衔接,所以城郊宽度可达三、四英里,而且城郊居民人数的总和远远超过都城居民的人数。每个城郊在距城墙约一英里的地方都建有旅馆或招待骆驼商队的大旅店,可提供各地往来商人的居住之所,并且不同的人都住在不同的指定的住所,而这些住所又是相互隔开的。例如一种住所指定给伦巴人(Lombards),另一种指定给德意志人,第三种指定给法兰西人。”还这样描述了元大都的妓院:“新都城内和旧都近郊操皮肉生意的娼妓约有二万五千人。每百名和每千名妓女各有一个特设的官吏监督,而这些官吏又都受总管的管理。每当有外国专使来到大都,如果他们负有与大汗利益相关的任务,则他们照例是由皇家招待的。为了用最优等的礼貌款待他们,大汗特令总管给每位使者每夜送去一个高等妓女,并且每次一换。派人管理她们的目的就在于此。妓女们也都认为这样的差事是自己对大汗应尽的一种义务,因此不收任何报酬。”从上面一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元大都可能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大的“国际大都会”了。来自天南海北,说着各种方言的商贾、雇佣军人、自助旅行者、外交使节、传教士、匠人与工程师云集在这里。每个城郊在距城墙约一英里的地方都建有旅馆或招待骆驼商队的大旅店,可提供各地往来商人的居住之所。并目不同的人都住在不同的指定的住所。而这些住所又是相互隔开的。例如一种住所指定给伦巴人,另一种指定给德意志人,第三种指定给法些西人。这种住所划分让我想起了清朝时的租界,但在这里却是天壤之别啊。一个是当时是国力强大,一个当时是国力衰弱。还有游记里面对妓院的描述也是挺有意思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大都做为一个国际性城市的繁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世纪蒙古人的价值取向。从今天的一些情况来看,往往流动人口多的地方,性工作者就越多。即使在现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下,这个规律也是存在的。更何况在当时合法的情况下呢,而且官方也把这当作一种招待外来贵宾的方式。
蒙古民族是伟大的,它创造了一个世界性的神话。它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东西方的沟通,而且本身它自己也接触和运用了各种文明,从而保证了蒙古政权的一定时期内的存在。在它存在的时空内,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征服了东自中国、西抵多瑙河畔的大片土地,不仅扩大了版图,而且扫清沿途各国边境线的障碍,疏导了东、西方的交通。马可·波罗选择的也正是这条路线。而忽必烈汗正坐在这条路的尽头—元大都的广寒殿里,无意识地等待着他,等待着成为《马可·波罗游记》里的人物。但是也许由于蒙古民族的游牧根性,他们并没有在100年的时间里形成自己真正的文化,也远没有由一个游牧民族转变成为一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统治阶层。所以在1368年,元朝终于在政治上失败了,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版图退出了,回到了他们的大草原。从此一个“国际性”的神话就结束了,一个“国际化”的元朝消失了,一个“国际化”的元大都也消失了。留下一个叫做马可·波罗的人和一个《马可·波罗游记》的书,让人们感叹那个时代的事情。
附记:文章里面所说的“蒙古、蒙古人、蒙古民族、蒙古政权”单指13世纪到14世纪活跃在世界历史舞台的蒙古族,文章中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不代表我对现在蒙古族的认识和评价。
参考资料: 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游记.先驱中文网www.1w2w.com. 纪江红主编,中国通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洪烛,马可·波罗与元大都.书屋,2004年 09期. 文孝,德省,劲松,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 丝绸之路, 1998年 05期
元朝前朝形势图:
马可·波罗的回国路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