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了促进E拓内部交流和良好的讨论氛围,从本周开始,每1~2周将会发布一个讨论话题(其频率高低与上一周话题的热度有关),有关建筑,有关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有质量的回帖将会获得相应的e币奖励。E拓的核心精神是重视人本身;认识自己,开发自己,提升自己。正如梁哥之前所说,每一个人的观点看法都会有其价值所在,学术讨论不存在高低之分,仅论用心与否。只要是真情实感,言之有物,就是我们所期待的。
此大家是“大家”,亦是“大家”。欢迎各位来到大家话题第二期: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话题,是楼主在第三届中挪交流论坛中听到刘家琨老师的一番讲话,心有所感,遂以此为本周话题。刘家琨老师的讲座题目就是“此时此地”,我贸然加上四个字,进一步阐述我所想表达的内容。希望没有把诸位拓友带上歧途。
在交流论坛上刘家琨老师讲述了他的一个小作品——胡慧珊纪念馆,整个方案的前因后果令我十分动容,也很有感触,愿与诸位分享所得。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刘家琨老师奔赴灾区,目睹了当时的惨况,再生砖的诞生也是刘家琨老师当时的一闪之念。而胡慧珊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于2008年不幸殒命于汶川地震之中。如此说来,二人并无瓜葛。而事情的开始就在刘家琨老师在灾区的一次经历……
那日,刘家琨老师在灾区考察调研,巧遇胡慧珊的父母,一对老年夫妇痛失爱女的感人场景让刘家琨老师受到很大的触动。据刘老师回忆说:“那时我就想着能不能为这一对父母做些什么,但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就是个建筑师,只会盖房子。于是我就对老人家说‘要不,我给你女儿盖个纪念馆吧?’结果她的父母听到之后,‘扑通’一下就给我跪下了,接着就失声痛哭。我当时就傻了……”刘老师说当时的允诺只不过是一时情起,是那一时刻的情绪奔涌所导致的。但盖一个房子哪有这么简单?审批,拿地,资金……没有一样是容易解决的。但是话说出了口,哪能收回呢?于是刘家琨老师就找自己的朋友帮忙,最终在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512地震馆”旁的一片小树林中,建成了这座纪念馆。这个纪念馆以坡顶的救灾帐篷为原型,由于这个建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违法建筑”,所以不能够开放(楼主没去过,刘家琨老师自己说的)。于是刘家琨老师就在外门上反装了一个猫眼,这样就可以从外面看到内部了。
当时有包括规划部门在内的很多人问刘家琨,你想干什么?你打算干什么?刘家琨老师说,其实我也没有办法解释,因为这种感觉这个决定就是当时在那个场景下作出的。没有经历过那时的汶川,没有感同身受的情绪,如何能说的明白?包括再生砖在内,都是刘老师当时在汶川的经历所致,是此时此地的情感,是之前不能预料,之后无可解释的一种状态。
刘老师所说的,此时此地,对我的触动很大。不限于建筑设计,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经历一些此时此地才能说的明白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哪怕不为人知,哪怕众人质疑,也会是我们心中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这次抛出这个话题,是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地谈一谈,自己曾经经历的类似的事情和感受;或者,大家也可以谈一谈自己对刘家琨老师所说的“此时此地”的看法。
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期待各位的精彩言论!
|
|
|
|
|
书上很多东西都有。关键是你抛开那本书,你还能想到什么,还能说到什么?你能想到你能说到,才是你的。 |
|
|
|
|
嗯嗯,谨遵梁叔教诲。这几日恰好读到此书,未求的深解,恰好看到同读者挺他乡遇故知的觉感 |
|
|
|
|
看来刘家琨老师是很感性的啊,是个真好人!规划部门的那些人哪里能真正的理解啊。。。 |
|
|
|
|
细细看了下文章,还是很触动的。在情感饱满且仓促时,一念之间发的初心,是最有力量的。但刘家琨当时起的念头是“建个纪念馆”,还是对纪念馆的空间有了初步的想法,则不得而知了。我个人倾向于是前者。建筑及其空间,应该是跟各种条件磨合后才形成的。至于规划部门的问,和刘家琨的答,我觉得是个有趣的事情。规划部门的问题,应该是出于“维稳”的目的,而刘家琨的回答,就是一书生嘛!
做设计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突然有“此时此地,此景此情”的感觉,但往往不能掌握并驾驭,这跟个人的专业能力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
|
|
|
|
有时候感觉来了,却很难抓住,做出抽象再具象化不一样的设计 |
|
|
|
|
前几天刘家坤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讲座,我给所长请假说我想去听一下,领导说我们这么忙就不去了吧,那两天真心没事,有个干结构的所长真的就坐等超神吧。 |
|
|
|
|
你说的就是第三节中挪交流论坛,在建大举行。中方这边是刘家琨、刘克成和穆均三位老师。挪威的不太认识,看简介和方案,也都很牛 |
|
|
|
|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突然想到了函数关于这个的解释,F(x,y,z,t,p),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各种因素,当然,还要有那个用心的人。有时候一个想法的产生,并不是时间的积累,也不是一个景致的感染,而且就在那关键的时刻,你遇到了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然不能以纯粹的文学角度来分析这句话,毕竟是刘家琨老师说的,不是莫言说的。那么关于这句话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为一个建筑系普通学子的我,感受不了那么深入,经历过的和大师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就事论事,关于这个纪念馆的设计,刘家琨老师的想法源于两点,一是此时,二是此地,一定要在那个地点遇到那对父母才能催生出这一微妙的想法。多年以后,人们再谈起刘家琨老师,这一人道主义的设计一定是老师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设计关乎人类,重视人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对于我们今后做设计,很多人也不用担心找不到那让你感动的出发点,走一走,看一看,彼时彼地就在等着用心之人与其邂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坚持练字,无所畏。
|
|
|
评分的字数有限……补充一下:刘家琨老师早年也写小说为生,因为他不喜欢建筑……后来才开始做建筑的。从纯文学的角度去解读,也许别有洞天。 |
|
|
|
|
春秋墨客 发表于 2小时前
评分的字数有限……补充一下:刘家琨老师早年也写小说为生,因为他不喜欢建筑……后来 纯文学,才浅不敢妄加评论了,涉及到自己专业的才略懂一二。
来自:IOS客户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化街 |
|
|
|
|
此时此地,建筑如同人生需要理性逻辑更需要感性创作的理由与冲动,如此激情创作不失为一种典范 |
|
|
|
|
|